襄阳歌
李白〔唐代〕
落日欲没岘山西,倒著接蓠花下迷。
襄阳小儿齐拍手,拦街争唱《白铜鞮》。
旁人借问笑何事,笑杀山公醉似泥。
鸬鹚杓,鹦鹉杯。
百年三万六千日,一日须倾三百杯。
遥看汉水鸭头绿,恰似葡萄初酦醅。
此江若变作春酒,垒曲便筑糟丘台。
千金骏马换小妾,醉坐雕鞍歌《落梅》。
车旁侧挂一壶酒,凤笙龙管行相催。
咸阳市中叹黄犬,何如月下倾金罍?
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,龟头剥落生莓苔。
泪亦不能为之堕,心亦不能为之哀。
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,玉山自倒非人推。
舒州杓,力士铛,李白与尔同死生。
襄王云雨今安在?江水东流猿夜声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落日将没于岘山之西,喝醉酒的我反戴着帽子,在花下醉态可掬。
襄阳的小儿一起拍着手在街上拦着我高唱《白铜鞮》。
路旁的人问他们所笑何事?他们原来是笑我像山公一样烂醉如泥。
提起形如鸬鹚颈的长柄酒杓把酒添得满满的,高举起鹦鹉杯开怀畅饮。
百年共有三万六千日,我要每天都畅饮它几百杯。
遥看汉水像鸭头绿一样的颜色,好像是刚酿好还未曾滤过的葡萄酒。
此江之水若能变为一江春酒,就在江边筑上一个酒糟台。
学着历史上的曹彰,来一个骏马换妾的风流之举,笑坐在马上,口唱着《落梅花》。
车旁再挂上一壶美酒,在一派凤
赏析
此诗是李白的醉歌,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以醉态为镜,却以诗意之瞳洞察世态,深思万物之奥秘。开篇巧妙援引晋代山简醉卧襄阳、夜归习家的典故,彼时山简以酒会友,醉态可掬,民谣传唱:“日暮归途倒载身,酩酊之间世事浑。犹能跨马驰如风,白接篱帽反戴尘。”李白借此自况,描绘自己于黄昏时分,醉意阑珊,归途中被孩童嬉戏围观,欢声笑语溢满街巷,而他本人却全然不顾,尽显狂放不羁之态。
他言笑人生短暂,百年光阴不过三万六千日,当以日饮三百杯为乐,尽享今朝。酒酣耳热之际,他迷离的目光穿透尘嚣,远望襄阳城外汉水碧波荡漾,恍若新酿之葡萄酒,色泽诱人,令人遐想连篇:若能将这滔滔江水化作春酒,其酒曲堆积之
创作背景
唐玄宗开元十三年(725年),李白自巴蜀东下。开元十五年(727年),在湖北安陆和退休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。开元二十二年(734年),韩朝宗在襄阳任荆州长史兼东道采访史。李白往谒求官,不遂,乃作此诗以抒愤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余恕诚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255-256
简析
《襄阳歌》是一首七言古诗,为一曲“醉歌”。诗人触事遣兴,借人写己,充分表现出蔑视功名富贵、追求放浪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;也流露了人生无常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。这首诗一方面让人从诗人醉酒的飞扬神采和无拘无束的风度中,领受到一种精神舒展与解放的乐趣;另一方面,它赋予了生活一种“喜剧色彩”,从而能加深人们对生活的热爱。全篇语言奔放,充分体现出李白富有个性的诗风,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中生动活泼的一面。
李白
李白(701年2月28日~762年12月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(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),一说山东人,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,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省秦安县)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白为兴圣皇帝(凉武昭王李暠)九世孙,与李唐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《行路难》《蜀道难》《将进酒》《早发白帝城》等。 1128篇诗文 5967条名句
房兵曹胡马诗
杜甫〔唐代〕
胡马大宛名,锋棱瘦骨成。
竹批双耳峻,风入四蹄轻。
所向无空阔,真堪托死生。
骁腾有如此,万里可横行。
寄李十二白二十韵
杜甫〔唐代〕
昔年有狂客,号尔谪仙人。
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。
声名从此大,汩没一朝伸。
文采承殊渥,流传必绝伦。
龙舟移棹晚,兽锦夺袍新。
白日来深殿,青云满后尘。
乞归优诏许,遇我宿心亲。
未负幽栖志,兼全宠辱身。
剧谈怜野逸,嗜酒见天真。
醉舞梁园夜,行歌泗水春。
才高心不展,道屈善无邻。
处士祢衡俊,诸生原宪贫。
稻粱求未足,薏苡谤何频。
五岭炎蒸地,三危放逐臣。
几年遭鵩鸟,独泣向麒麟。
苏武先还汉,黄公岂事秦。(先还汉 一作:元还汉)
楚筵辞醴日,梁狱上书辰。
已用当时法,谁将此义陈。
老吟秋月下,病起暮江滨。
莫怪恩波隔,乘槎与问津。
南陵别儿童入京
李白〔唐代〕
白酒新熟山中归,黄鸡啄黍秋正肥。
呼童烹鸡酌白酒,儿女嬉笑牵人衣。
高歌取醉欲自慰,起舞落日争光辉。
游说万乘苦不早,著鞭跨马涉远道。
会稽愚妇轻买臣,余亦辞家西入秦。
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