酌贪泉
吴隐之〔魏晋〕
古人云此水,一歃怀千金。
试使夷齐饮,终当不易心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人们都说这泉水,一饮就会滋生人的贪婪心。
试想让伯夷、叔齐那样的人喝这个水,我想终究不会改变那颗廉洁的本心。
注释
据《晋书·良吏传》记载,当时派到广州去当刺史的皆多贪赃黩货,广州官府衙门贿赂公行,贪污成风。晋安帝时,朝廷欲革除岭南弊政,便派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。吴隐之走马上任,离广州三十里地的石门(在今广东省南海县西北),这里有一泓清澄明澈的泉水,可是,这泉水竟名之曰“贪泉”。当地传说,即使清廉之士,一饮此水,就会变成贪得无厌之人。
歃(shà):用嘴吸取。
怀:思,想念。
千金:钱财多,形容人的贪婪。
鉴赏
广州在晋代时还很偏僻,加之当时南方多瘴气,古人视为畏途。但又因为广州靠山临海,自古盛产奇珍异宝,到这里来“捞一票”的人也大有人在。据《晋书·良吏传》记载,当时派到广州去当刺史的皆多贪赃黩货,广州官府衙门贿赂公行,贪污成风。晋安帝时,朝廷欲革除岭南弊政,便派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。吴隐之走马上任,路过广州三十里地的石门(在今广东省南海县西北),这里有一泓清澄明澈的泉水,这泉水名之曰“贪泉”。当地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,即使清廉之士,一饮此水,就会变成贪得无厌之人。吴隐之来到清泉边,深有感触地对身边亲人说:“不见可欲,使心不乱。越岭丧清,吾知之矣!”,他酌泉赋诗言志,成为我国诗歌史上一段动人的佳
创作背景
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是晋安帝时吴隐之去广州出任刺史路过石门“贪泉”,小憩时酌其饮之,并即兴赋下该诗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张建华 .廉诗三百首 :中国方正出版社 ,2008年 :26 .
简析
《酌贪泉》是一首五言绝句。此诗前两句先陈述由来已久的传说;后两句写诗人终不相信这古老传说,不相信贪泉有如此巨大的魔力,勇敢地酌贪泉而饮了,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考验。这是借伯夷叔齐自比,表示其清廉为政的决心。全诗直抒胸臆,言简意赅,古朴动人,铿锵有力地表明诗人自己为官清廉的决心和志向。
吴隐之
吴隐之(?—414),字处默,东晋濮阳鄄城人,生当东晋后期。曾任中书侍郎,左卫将军,广州刺史等职,官至度支尚书,著名廉吏。 2篇诗文 2条名句
广陵于马上作诗
曹丕〔魏晋〕
观兵临江水,水流何汤汤。
戈矛成山林,玄甲耀日光。
猛将怀暴怒,胆气正纵横。
谁云江水广,一苇可以航。
不战屈敌虏,戢兵称贤良。
古公宅岐邑,实始翦殷商。
孟献营虎牢,郑人惧稽颡。
充国务耕殖,先零自破亡。
兴农淮泗间,筑室都徐方。
量宜运权略,六军咸悦康。
岂如东山诗,悠悠多忧伤。
杂诗十二首·其四
陶渊明〔魏晋〕
丈夫志四海,我愿不知老。
亲戚共一处,子孙还相保。
觞弦肆朝日,樽中酒不燥。
缓带尽欢娱,起晚眠常早。
孰若当世士,冰炭满怀抱。
百年归丘垄,用此空名道!
斧柯烂尽
《水经注》〔魏晋〕
《东阳记》云:“信安县有悬室坂。晋中朝时,有民王质,伐木至石室中,见童子四人,弹琴而歌。质因留,倚柯听之。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,质含之,便不复饥。俄顷,童子曰:‘其归’。承声而去,斧柯漼然烂尽。既归,质去家已数十年,亲情凋落,无复向时比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