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浪淘沙·寒意透云帱

吕碧城〔近现代〕

寒意透云帱,宝篆烟浮。夜深听雨小红楼。姹紫嫣红零落否,人替花愁。
临远怕凝眸,草腻波柔。隔帘咫尺是西洲。来日送春兼送别,花替人愁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寒意透过带有云状图案的罗帐,香烟袅袅如篆字飘浮。夜深时在小红楼静听风雨。不知窗外的花朵是否已经凋零,人替花发愁。
绿草肥美,水波轻柔。将要远行时怕凝眸细看。隔着帘子很近却是话别之处。来日送春兼送别,花替人发愁。

注释
浪淘沙:原为唐教坊曲名,后用为词牌名。
云帱:带有云状图案的帐子。
宝篆:香烟袅袅如篆字。
小红楼:女子住所。
凝眸:目不转睛地注视着。
草腻波柔:绿草肥美,水波轻柔。
咫尺:古时候称八尺为咫,形容距离很近。
西洲:南朝民歌《西洲曲》歌咏男女相思,其中有句云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吕碧城十岁定婚,十三岁父亲撒手人寰,只因其父膝下无子,族人霸占财产,婆家因此而托词退婚。母亲被迫带领吕碧城三姊妹背井离乡,投奔外婆家,不久吕碧城又无奈寄于舅舅屋檐下。她在寄居舅舅家八年之后,最终离家去探访女学,并决与其舅脱离。此词正写于其出走之前的少女苦闷时期,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徐新韵. 人花互怜 花替人愁——吕碧城《浪淘沙》词浅析[J]. 语文月刊, 2003(11):17-18.

赏析

  不难看出,这首词显然受到李清照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的启发。上片写人,显然受到宋代女词人李清照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的启发,将女主人公惜花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挚。下片写花,赋予花强烈的感情色彩。全词以人花互怜为题材,设想新奇,构思精巧。

  “寒意透云帱,宝篆烟浮”,词一开头,就将人物置身于室内冷漠凄清的氛围之中。本来,浓浓的寒意透过印有云纹图案的罗帐,已足以使入夜不能寐,偏偏在夜深的时候又下起了潇潇的春雨,更让人睡卧不安。伴随着窗外不断的雨声,不知何时而来的一阵阵“姹紫嫣红零落否”的忧虑突然涌上心头,渐渐地“人替花愁”的怜惜之情涨满了少女的心房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词的上片写人,显然受到宋代女词人李清照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的启发,将词人惜花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挚;下片写花,赋予花强烈的感情色彩。全词以人花互怜为题材,设想新奇、构思精巧,大有“卿须怜我我怜卿”的意味,构成了回环往复、旋律优美的韵味,把人物感情上的波澜委婉地表现出来,手法高妙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自省

佚名〔近现代〕

  范仲淹夜寝时,必省日间之事。所为善,则熟寐;不善,则终夜不能安眠,必求所以改之者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少年中国说(节选)

梁启超〔近现代〕

  故今日之责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我少年。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;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独立则国独立;少年自由则国自由;少年进步则国进步;少年胜于欧洲,则国胜于欧洲;少年雄于地球,则国雄于地球。

  红日初升,其道大光。河出伏流,一泻汪洋。潜龙腾渊,鳞爪飞扬。乳虎啸谷,百兽震惶。鹰隼试翼,风尘翕张。奇花初胎,矞矞皇皇。干将发硎,有作其芒。天戴其苍,地履其黄。纵有千古,横有八荒。前途似海,来日方长。美哉,我少年中国,与天不老!壮哉,我中国少年,与国无疆!(吸张 一作:翕张)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浣溪沙·夜永衾寒梦不成

王国维〔近现代〕

夜永衾寒梦不成,当轩减尽半天星,带霜宫阙日初升。
客里欢娱和睡减,年来哀乐与词增,更缘何物遣孤灯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