荔枝
戴叔伦〔唐代〕
红颗真珠诚可爱,白须太守亦何痴。
十年结子知谁在,自向中庭种荔枝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一颗颗红红的圆似珍珠的荔枝非常可爱,这位白胡子的太守是多么痴心啊。
十年后荔枝树结果时,也不知道是谁在这儿任职太守,但是他仍旧愿意在园中种下一颗颗荔枝树。
注释
亦何:何其;多么。
简析
《荔枝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首句写荔枝的形态,圆润可爱、鲜美诱人;次句“白须太守”是诗人自己,并问为何对种植荔枝如此痴迷;后两句遥想未来,荔枝树需要十年才能结果,但十年之后,可能已是他人就任。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,但自己还是愿意植下荔枝树。这首诗表面写荔枝,表达诗人对荔枝的赏爱;抑或以荔枝喻当地人民,表示即使多年后自己不再此地就仕,如今也愿意为民出力、造福于民。
戴叔伦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 286篇诗文 52条名句
巴山道中除夜书怀
崔涂〔唐代〕
迢递三巴路,羁危万里身。
乱山残雪夜,孤烛异乡人。(异乡人 一作:异乡春)
渐与骨肉远,转于僮仆亲。
那堪正飘泊,明日岁华新。
蜀道难
李白〔唐代〕
噫吁嚱,危乎高哉!
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
蚕丛及鱼凫,开国何茫然!
尔来四万八千岁,不与秦塞通人烟。
西当太白有鸟道,可以横绝峨眉巅。
地崩山摧壮士死,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。
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,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。
黄鹤之飞尚不得过,猿猱欲度愁攀援。
青泥何盘盘,百步九折萦岩峦。
扪参历井仰胁息,以手抚膺坐长叹。
问君西游何时还?畏途巉岩不可攀。
但见悲鸟号古木,雄飞雌从绕林间。
又闻子规啼夜月,愁空山。
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使人听此凋朱颜!
连峰去天不盈尺,枯松倒挂倚绝壁。
飞湍瀑流争喧豗,砯崖转石万壑雷。
其险也如此,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!(也如此 一作:也若此)
剑阁峥嵘而崔嵬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
所守或匪亲,化为狼与豺。
朝避猛虎,夕避长蛇,磨牙吮血,杀人如麻。
锦城虽云乐,不如早还家。
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侧身西望长咨嗟!